在吴堡县提起二完小校长李常利,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都说他是一位勤政廉洁的好校长。
“咱是校长,不管干什么事情咱要带好头。这样,才能把工作搞好!”
今年52岁的李常利,自从2010年任吴堡县二完小校长以来,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教职员工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要求教职员工不做的,他自己首先不做。他常说:“咱是校长,不管干什么事情咱要带好头,只有咱带好头,才能把教学工作搞好。”李常利一诺千金,他嘴上是这样说的,生活中他是这样做的。他用实际行动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每天早晨,当夜幕的轻纱还没有完全隐退的时候,他第一个来到学校,开始布置一天的工作。从检查签到,到观摩听课,学生安全……事无巨细他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在二完小工作4年多来,每天,每月,每学期他都是这样,从没有因为个人的事耽误过学校的工作。
2013年冬天,他年近八旬的老母亲患了重感冒,不吃不喝。当时刚好学校进行教学观摩活动,市、县教研室的业务人员都来到学校,他当时的心理也是心急如焚。心想“真是歪嘴则的吹喇叭,偏偏对个端端。”一边是学校的教学观摩活动,一边是病重在床的老母亲。当公事与私事发生撞车时,他的心常常是倾向于公事一边。在回家侍候老母亲还是指导学校的教学观摩工作,在两难选择中,他选择了学校的教学观摩工作,把侍候母亲的事托付给其弟。当他忙完学校的工作,冒着大雪,深一脚,浅一脚回到黄河岸边的小村庄——薛家塌村时,看到躺在土炕上面容憔悴的老母亲,鼻子酸酸的,深感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儿子。老母亲虽然心里想儿子,但嘴上安慰儿子说:“妈妈知道你工作忙,公家的事重要,不要因妈的病耽误了你的工作,你是公家人,千万别把孩子们的事耽误了”。一句“千万别把孩子们的事耽误了。”体现了80多岁老母亲深明大义的情怀,也刺痛着李常利的心。李常利嘴里自言自语:“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谁让咱是校长呢!”
“作为校长,咱办事要坚持原则,遵守制度。能办的事不送礼也要坚决办,不能办的事送礼也不办”
2012年,他的婆姨要到榆林走亲戚,在他面前说了几次,求他用学校的车送她一下,被李校长拒绝了。李校长说:“学校的车是用来办公事的,不是用来办私事的,如果我用学校的车办私事送你,学校师生怎么看待我,我的良心不平正”。为此,婆姨恼了他几天,几天与他不搭话。
评定职称是学校每学年的热点和焦点工作,学校对此项工作也是非常重视。许多老师都争先恐后,耍尽各种招数想如愿以偿。但每年的职称评定上级总是按比例给学校分名额,只有做得公正、合理、教师们才能心服口服,如果有一点差错,偏张向李,会引发一些矛盾。因此,李常利在职称评定上总是一丝不苟,坚持原则。
2012年秋季,学校职称评定工作开始,刘XX老师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从教龄到成绩,再到论文写作一项不落,但她心理就是感到不踏实。因为她感觉自己没人、没权、没势。少里则没面子,条件具备怕评不上。农历八月十四日晚,从烟酒门市买了两条软中华烟,两瓶高档青花瓷酒,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来到李常利家,说:“快到中秋节了,来看看李校长,盼望今年评职称时招乎一下,这点水礼请您收下”。正在看电视的李常利说:“如果你符合条件,不送礼也能评上,假若你不符合条件,送礼也评不上。评上评不上不靠送礼,你赶快把礼拿走”。一席话说的刘XX脸红一阵,白一阵。人说“官不打送礼的”,李常利却把送礼的打了出去。职称评定时,刘XX老师因符合条件顺利通过,高兴地逢人便说:“李校长真是个坚持原则的好校长”。
还有一次是2013年秋季还是职称评定,学校的呼XX老师,因为没有发表论文,但她还想通过送礼评高教。她想,现在这社会只要有了钱,没有办不成的事。于是在国庆前,李常利生日那天,她来到李常利家,说明来意,临别把3000元现金放在茶几上,说:“今天是您的生日,我也不知道给您买点啥,这3000元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您笑呐。”李校长严辞拒绝。事后,呼XX老师的职称评定未能通过。她感慨地说:“世路难行钱作马,愁城欲破酒为军。钱,在李常利面前行不通,在他面前黯然失色。”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作为校长吃点,喝点,拿点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李常利却能在宴请面前管住自己的嘴、送礼面前管住自己的手,娱乐场所面前管住自己的腿。
当校长以来,他吃贿赂的次数,一直没有突破“零”,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勤政廉洁的高尚品德和崇高风范。人们从心里敬佩他,赞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