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败和转作风的持续深入,从中央到基层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广大群众拍手叫好;另一方面,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出现了一些消极的思想行为倾向,认为当前纪律约束过严过紧,开展工作动辄得咎,感叹当下“为官不易”“官不聊生”,并依此对工作消极应对、敷衍了事,群众对此颇有怨言。这种“为官不为”的懒政现象必须下大气力整治。
当前感叹“为官不易”进而“为官不为”的,无非是以下六类干部:一是利益受损不想干的干部。过去办事有“好处”,现在当官没“油水”了,饭不敢吃、礼不能收,部分干部心里难免抵触失衡、叫苦叫屈,也就推脱着不办事了。二是“官威”受损没劲干的干部。过去当官用权前呼后拥、一呼百应,“官威”十足,现在对权力的约束加强了,部分干部感觉当官没劲了,做事也就提不起神儿了。三是反腐震慑无心干的干部。过去“屁股有屎不干净”,内心深处已把自己划入贪污腐败一列,在高压反腐下整天心惊胆颤,保不定哪天事发被抓,哪有心情做事?四是方法不多不会干的干部。在新常态下,过去一些诸如“强命令”“闯红灯”“搞变通”“拉关系”“处感情”等传统工作方法派不上用场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还没有形成,导致开展工作不得要领、束手无策,只好感叹“为官不易”进而“为官不为”了。五是怕担责任不敢干的干部。一些干部信奉“好人主义”和“不出事原则”,觉得现在要求严了,“束缚”多了,担心吃不准政策踩到红线、媒体炒作惹来“麻烦”、触犯利益招人不满,开展工作畏首畏尾、求稳怕乱,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导致一些工作没有实质性突破。六是不思进取懒得干的干部。一些干部意志消沉、庸懒松散、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一心只求混日子,退化为彻头彻尾的寄生食利者。上述干部的精神状态,是当前“为官不为”者的真实写照。
“为官不为”实乃官场顽疾,在当前环境下表现更为突出,既与几千年来传统官场陋习影响有关,也与长期以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执行不到位有关,更与部分干部对反腐败、转作风的新常态不适应乃至内心抵触有关,但不管出于哪种原因,作为党的干部和食人民俸禄的公务人员,当官不理政、在岗不担责,本身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极大不负责任。其虽不如贪污腐败引人关注,但危害性丝毫不亚于贪污腐败,若长期泛滥下去,势必会像慢性癌变一样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
根治“为官不为”,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要抓宗旨教育,引导“为官有为”。“为官不为”的病根,在于部分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思想 “贫血”、精神 “缺钙”,必然导致行动乏力。“输血”“补钙”的最好方法是加强宗旨教育。要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系统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彻底清除部分党员干部内心深处当官发财、当官享受、当官弄权的错误认识,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为官不为”是对党的宗旨的背叛,是对党员高尚理想情操的玷污,是干事创业者的最大耻辱,“为官有为”是党对干部的基本要求。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教育,让宗旨意识深入党员干部骨髓,让群众路线成为全体党员的自觉遵循,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二要抓执纪问责,督促“为官必为”。“为官不为”现象之所以在一些部门表现突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党纪政纪执行不力,对党员干部的督查问责不力。要进一步加大党纪政纪执行力度,对违法乱纪和贪污腐化的干部,发现一个惩处一个,确保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要进一步加强考核问责力度,对庸官、懒官、太平官要坚决“开刀”问责,该处分的处分,该调岗的调岗,该降职的降职,该免职的免职。通过制度威慑,让每一个干部只要在岗一天就心存敬畏,不敢懈怠、不敢失责、不敢渎职。
三要抓岗位培训,促进“为官善为”。客观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方面展现出来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作风和新方法,对干部队伍原有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形成较大冲击,部分干部一时难以适应。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党员干部的岗位培训力度,重点抓好十八大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的解析培训,抓好反腐新常态下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党规党纪的学习培训,抓好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发展的工作方法培训,抓好社会治理新常态下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工作方法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好部分干部身上存在的政策不清不敢为、规矩多了不会为、方法落后不善为等问题。
四要抓制度建设,规范从政行为。制度问题是根本性问题,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能从源头上杜绝“为官不为”。要加强制度设计,修改完善各种不合理的制度,切实消除因权责不明晰、权责不一致、流程不合理而引发的制度掣肘和制度空耗,切实堵塞人权、事权、财权等关键领域和环节的制度漏洞,扎紧制度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高效运行,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好的制度一旦运转,“为官不为”自然也就失去了生存土壤。
五要净化官场风气,弘扬进取精神。“为官不为”只是官场歪风之一,与其他歪风邪气相互交织、互为因果,要根除“为官不为”,就必须净化官场风气。要激浊扬清,向一切歪风邪气宣战,向一切潜规则说“不”,严惩官员的违法违纪和失德失范行为,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要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大力弘扬“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导向,严格坚持“三严三实”的选人用人导向,让既干事又廉洁的干部引领官场风气,让碌碌无为、投机钻营、违法乱纪者失去“市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奋发进取的干事创业环境,奋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