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

发布时间:2014-11-20 15:13 作者: 来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开宗明义:“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坚持党的领导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

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最本质特征。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毅然决然走上了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在绝境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最终,还是俄国十月革命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一个崭新的、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带领四万万同胞驱外敌、安内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强和人民当家作主。而今,又肩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选择了党的领导。这就决定了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精神主轴,这个领导核心和精神主轴就是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十五大谋篇开局,第一次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奋斗目标。十六大、十七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党的十八大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是十八大精神的两个纵向分支。三中全会把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一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部署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新形势下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基本原则、工作布局和各项重点任务。党中央召开专门会议作出依法治国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实现领导立法、公正执法、独立司法和全民守法的最终目标。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代表和带领13亿中国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才能确保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不变、政治路线不偏、政治纪律不松。

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章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层面上,还要坚决忠诚于党章党纪党规。中国共产党立党建党的宗旨就是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说到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13亿人民、8600多万党员的国家。工农商学兵政党,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是由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的。党通过什么领导一切社会力量、实现治国安邦?答案显然就是依法治国,权大于法、依权压法是行不通的。党必须把自己治国理政的思想、路线、方针和政策,通过法定的形式转化为国家意识,成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共同认可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最终实现党的执政主张,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国家长治久安。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新闻热点

最新发布

关键字:
栏  目:
日  期:
范  围:
 

版权所有:中共榆林市横山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榆林市横山区监察委员会
维护运行:横山区纪委网络信息中心

  陕公网安备 610823021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