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2017年9月8日廉政手机报

发布时间:2017-09-11 09:13 作者: 来源:

【廉政导读】

1、廉政聚焦:横山区:全区纪检监察干部集中充电

2、政策法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2017年7月1日修改)

3、廉政楷模:清心治本话包拯

4、廉政漫画:这样可不行

【廉政聚焦】

横山区:全区纪检监察干部集中充电

-------------------

为进一步提高全区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提升执纪监督水平和履职能力,推动全区纪检监察工作再上新台阶。近日,横山区纪委举办全区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班。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李生龙全程参加了培训,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刘晔军主持会议。

此次培训邀请了省纪委、省委党校、市纪委有关领导,分别围绕提高政治站位做忠诚干净担当纪检监察干部、信访举报、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应用、贯彻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等方面进行了专题培训。培训中,全体纪检监察干部专心听课,严守纪律,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政治站位,提升了业务水平,进一步认清了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任务。

最后,刘晔军要求全区纪检监察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把培训所得活学活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为推进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作出积极贡献。

各镇(街道)纪委、区纪委监察局、公检法纪委(纪检组)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共计160余人参加了培训。

【政策法规】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2017年7月1日修改)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加强党内监督,规范巡视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建立专职巡视机构,在一届任期内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全面巡视。

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可以实行巡视制度,设立巡视机构,对所管理的党组织进行巡视监督。

党的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委员会建立巡察制度,设立巡察机构,对所管理的党组织进行巡察监督。

开展巡视巡察工作的党组织承担巡视巡察工作的主体责任。

第三条 巡视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尊崇党章,依规治党,落实中央巡视工作方针,深化政治巡视,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四条 巡视工作坚持中央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坚持群众路线、发扬民主。(未完待续)

【廉政楷模】

清心治本话包拯

提起包拯,马上会想到那个铁面无私的青天形象,它作为一种民族记忆长存人们心间。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包拯还是一位治家能手,他留下的孝肃家风穿越千年、万古流芳。

999年,包拯出生在素有“东乡出相,西乡出将”之称的合肥。包拯的父亲包令仪刻苦读书、考取功名、为官做人的经历给这位独子指明了一条读书、科举、报国的人生道路。少年包拯在耳濡目染之中勤奋好学,熟读《诗》《书》等儒家经典,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行为准则。

29岁那年包拯考中进士后,因为父母不愿意随其赴任,包拯竟然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官回乡,侍奉双亲。

双亲去世后,39岁的包拯奋笔写下了一首明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他以清心治本,以直道谋身,留下了传唱千古的佳话,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不持一砚归”的故事。1042年,任知端州三年期满的包拯即将乘船离开,端州百姓为了表达他们对包拯的感激,送给他一方端砚。手下人见是一方砚台,并非金银珠宝,便收下了。船出羚羊峡,刚行至江中不久,包拯发现了砚台,严厉申斥了手下,并将这方端砚抛入江中,表示还于端州。

包拯尤其痛恨贪官污吏,每每弹劾贪官,他都喜欢引用范仲淹“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的名言。他认为惩罚一个贪官虽然引起他一家哭,但不惩罚贪官,则一方百姓就要哭了。在给皇帝的《乞不用赃吏疏》中,包拯更是慷慨直言:“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由此可见,包拯嫉恶如仇的秉性。

  包拯的谥号为“孝肃”,这一点不只体现在他为官刚正不阿、法度修明、身正服人等品德中,也充分体现在了他留下的37字家训中间: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寥寥数语,透出一股冷峻,干脆果断得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让子孙后代不敢有半点非分之想。

  包拯的儿子包绶一生秉持“清苦守节,廉白是务”的准则,他去世时,人们打开他随身携带的箱囊,发现除了诰命、书籍、著述和文具外,再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包拯的孙子包永年被人评价为“莅官临事,廉清不扰,而孝肃公之遗风余烈在也”。这些都说明了包氏子孙一直恪守家训、居官清廉。包拯的第29代孙,“华人世界船王”包玉刚,也将“建设家乡、热爱祖国”的父训铭记在心,刻之于石。

  如今的安徽省九华山脚下的祠堂村,居住着2000多名包氏子孙。每年的家祭日,包氏后人都聚集在包家祠堂里,由最年长的老人主持,进行一场祭祀。祭祀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所有的包氏后人一起大声诵读老祖宗包拯留下的家训。

  这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缅怀。作为包拯的后人,他们不能忘,也从不敢忘记祖宗留下的家训。

 

【廉政漫画】

这样可不行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新闻热点

最新发布

关键字:
栏  目:
日  期:
范  围:
 

版权所有:中共榆林市横山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榆林市横山区监察委员会
维护运行:横山区纪委网络信息中心

  陕公网安备 610823021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