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三等奖】东风无处不飞花

发布时间:2014-09-02 15:21 作者: 来源:

工作至今,无论在哪个单位,都会被身边一些忘我的人的点点滴滴所感动,有的是同事,有的是领导,有的是朋友,他们把一颗为民的心深深地沉浸在工作中、岗位上,勤政清廉为群众,执著创新为事业,殚精竭虑,无私奉献,他们无愧于人民的信任,不负于职责的使命,也未改求学入仕的初衷。

事业为先

曾任清涧广电局长及电视台长、出身农家的贺永林,接手广电部门时,面临着债务数百万,设备老化,人员涣散的艰难局面,他以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奋斗精神和工作为先、锐意改革的无畏勇气,克服重重困难,使广电行业焕然一新,工作业绩年年创先评优。8年的局长生涯,他呕心沥血,从采编播的数字化到广播电视网络的全面更新换代,中远规划,一步步实现;他凝聚人心,与群众打成一片,从上任到卸任,没有一个年夜陪家人守岁,他都是带着自己的酒菜、烟果,陪着坚守在值机岗位的值班人员一起度过除夕;他厉行节约,率先垂范,精打细算每一笔开支,出差下榻低档酒店,吃羊杂碎、胡辣汤,泡方便面,为了节省住宿费,赶早出发又赶夜路返回。有一年,12县区局、台长去西欧参观考察,唯有他不去,劝他的人有,羡慕他的人更多,但是,他说3万块钱可以给记者们添一台摄像机,我一个人享受了于心何忍,楞是放弃了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的这样的好机会;广电网络分家时,各县区大都是局长经理一肩挑,他毅然推荐懂技术有能力的年轻同志上台阶,一切为事业让路。他在工作日记中写道:抉择,要优先考虑事业的发展。

有为才有位

曾任清涧县政协主席的张文忠,长期工作在基层,和农村有着深厚的情感。他经常深入乡镇村落,了解农民的疾苦,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张文忠在石咀驿镇石咀驿村走访中,看到该村养殖户还使用传统的铡刀手工铡草,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便积极与县农业部门联系,争取到单价3700元的大功率、多功能粉碎机26台,免费发放给各养殖户,带动了该村养殖业的发展。像这样,他为群众办的实事举不胜举,在他工作过的乡镇,村民们见了他,亲人般地拉他进窑上炕,家长里短地,有着说不完的话。

张文忠作风强硬,工作扎实,他认为,只要创新,政协工作大有可为。他以过人的胆识和魄力,广纳社会各界精英,民主协商政府重大项目决策,广开言路,多渠道征集社情民意,为民鼓与呼;拓宽领域、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地发挥民主监督职能;加强委员管理,建立考核制度,剔除挂名委员,改进调研作风,激发委员履职热情。在一次年底的调研中,张文忠不顾身体不适,冒着严寒,连续多天,带领27名市县政协委员,深入8乡镇22点,行程200多公里,对全县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调研视察,委员们提出了许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有价值的建议。

都说政协工作只能说,难作为,但张文忠主席教育身边同志有为才有位。他说,看你为谁日谋夜算,只要肯为百姓你在百姓就心中一定有地位。张文忠历年包抓的重大项目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解决的问题是关呼百姓冷暖的实实在在的大事。在指挥城区供水和西城区开发等重点工程建设中,从可行性调研报告、立项上马到土地置换、移民、附属物搬迁等各个环节,都倾注了张文忠大量的心血,为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他五下西安、延安协商;为降低工程造价,他带领技术员、委员,辗转山野,餐风宿露;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他蹲点工地,协调、解决棘手问题。但他也默默地承受着煎熬,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有谁知道,他和家人遭到了不愿迁坟者的威胁和恐吓,而在新开发的500多亩的土地上,仅需要搬迁的坟墓就达480座,其难度可想而知;有谁知道,他的爱人总埋怨他从不顾家,大到盖房、孩子成家,小到柴米油盐,样样不管;有谁知道,压力过大时,他不吃不睡,晚上就囫囵衣裳窝在沙发里,深知他有糖尿病,不能太劳累的老伴儿,心疼的泪只能悄悄地淌,身体一天天地虚弱,体重一个劲儿地下降,并不能阻止或减缓他工程的进度,过年都没有停工。

他从来都服从组织,工作多次调整,他没有提过自己的主张;他不搞特殊,办公设施配置,用车调度,多次主次与工作人员对换,一切从工作出发;他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外出考察调研,轻车简从,不扰民,不居高;他出嫁女儿,破除旧俗,不设宴、不收礼。心怀黎民利益和百姓重托的他,以自己的公仆本色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戴。

身边的焦裕禄

高永东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他的文采,他的博闻强记。在清涧县委书记任上,全县上千人的大会,他几十页的讲话、报告始终脱稿,丝毫不差。见过几次他给省市领导汇报工作,思维敏锐,见解独特,行行是专家,许多成竹在胸的数据,都精确在小数点以后的两位。功夫的背后,是他百忙中的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思考,也是他反复走访,认真调研的结果。他的数十本学习笔记是他最重要、同时也是爱人最头疼的东西,每次搬家不许别人动,更不许扔。他不放过任何学习、调研的时间,每次高速路口候接省市领导的间隙,他都在车上静心地看书;生病住院,也被他当作充电的好机会。春节假期的正月初一,他在老家佳县的枣农家考察烤炉生产,请教烘干技术。曾随他到东区有过一次下乡,整整一天,高永东跑了多个乡镇的梁峁沟塌,所到之处,因陋就简,粗茶淡饭,和他交谈最多的是村民,老人、妇女的唠叨,他都听得很耐心,给乡村干部安排工作细致入微,不厌其烦。晚秋的季节,日头已不是很长,回到县城的时候,夜幕正徐徐降临。回想他的心力疲惫,仿佛看到了焦裕禄的身影,也感受到了他像焦裕禄一样“心里只装着人民”的公仆情感。

政协人的情怀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三访五促、为民服务”活动如春风化春雨,沐浴滋润着榆林大地,全市成千上万名干部积极投身于其中。在深入基层、如火如荼的帮扶中,市政协主席、副主席们分赴各县,部门负责人和处级干部们赶往榆阳古塔镇各村,调查走访,耐心细致地宣传政策,了解民情,带着问题,一丝不拘地反复研究讨论,确定帮扶对象,制定帮扶方案,落实帮扶措施,帮助他们发展。基层清涧政协人也进村入户,为乡亲们搬运资助物资争先恐后;围坐在石床碾盘上话农事,走进山头田地间学农活,虚心请教;撂下刚吃一半的饭碗,赶往灯光罕起的两委会场,征询意见,答疑解惑,他们尽心尽责、热心周到地致力于改善董家沟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道路排水等实际问题,刘汉章为村民讲解农机具使用方法和枣树管理技能;杨涛、惠东虎为留守儿童捐资助学,白钧文周日自驾私车,实地考察,为包扶户赠衣物、送烟奶,马银卉帮做家务,与农家嘘寒问暖,亲如一家……都是一线的普通干部,是模范的集体,他们沉下身子,与群众真诚沟通,实实在在地帮扶,手牵手,心贴心,多了一份牵念,多了一分朴素的情怀。

这样的同志,周围还有很多,他们守信念,讲奉献,有担当,“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始终保持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这个时代的榜样,给了我们奋进的力量。他们如同朵朵繁花的芬芳和簇簇枝蔓的绿意,盎然地盛装着“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缕缕春风,点燃了这个社会和群众心中的无限希望。

放眼塞北的沙洲,春色,满园!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新闻热点

最新发布

关键字:
栏  目:
日  期:
范  围:
 

版权所有:中共榆林市横山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榆林市横山区监察委员会
维护运行:横山区纪委网络信息中心

  陕公网安备 610823021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