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对农村信访举报案件逐年上升的调研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4-08-05 10:46 作者: 来源:

当前,农村信访举报一直在高态位上运行,从定边县的情况看,2013年全年信访107件,其中反映农村基层干部83件,占信访总量的77.6%。2014年1-7月份信访62件,其中反映农村基层干部41件,占信访总量的66.1%。反映基层干部信访问题分别为: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行为3件,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行为10件,贪污贿赂行为43件,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行为1件,违反财经纪律行为26件,失职渎职行为6件,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行为1件,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8件,其他违纪行为26件。反映村干部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村委换届遗留问题;套取石油补偿款资金;在惠农政策中优亲厚友;村组财务公开不到位;处理群众纠纷不公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农村信访问题多发,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究其原因:

一是信访群众法律意识薄弱。群众不懂信访程序,盲目追求唯上唯大,片面认为找上级、找主要领导就能解决问题,不懂法律政策,提过高要求;利己意识强,往往以个人、小团体或宗族的利益要求来思考问题,认为自己的利益重于一切,想通过屡次上访来达到目的;群众看到镇干部与村干部工作联系较多,反映问题一旦没有解决就认为“官官相互、包庇村干部”,于是就向上级信访举报。

二是农村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除大学生村官外,村组干部的学历普遍较低,应对新形势的能力较弱,对如何加强村民管理、完善群众服务、如何解决农民增收等问题,显得力不从心;村组干部对当前农村出现的新矛盾、新情况缺少应对之策,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看不出来,解决不了,致使矛盾恶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依法办事、按章办事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干群之间、干部之间的矛盾不能妥善处理,导致上访。

三是监督管理制约机制不够完善。农村各项制度监督管理不到位是信访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补偿款的落实兑现、村级财务、重大事项决策等,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致使办事不公开,不透明,给村干部留下以权谋私的空间,尤其是村务公开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在公开透明度不高的村组,造成众多疑虑,从而引发集体访和越级访。

四是处理信访问题不够彻底。农村有些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能推则推,处理问题不及时,对政策法规、党纪条规学习不够,理解不透,掌握政策有偏差,不能对群众做出令人信服的答复。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新闻热点

最新发布

关键字:
栏  目:
日  期:
范  围:
 

版权所有:中共榆林市横山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榆林市横山区监察委员会
维护运行:横山区纪委网络信息中心

  陕公网安备 610823021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