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2018年6月22日廉政手机报

发布时间:2018-06-22 16:05 作者: 来源:

 

【廉政导读】

1、廉政聚焦:横山区纪委:规范区管干部问题线索处置机制

2、廉史镜鉴:奋斗了就有答案

3、廉政漫画:某些村官

【廉政聚焦】

横山区纪委:规范区管干部问题线索处置机制

----------------

今年以来,横山区纪委结合实际,不断加强分析研判,完善流程管理,针对涉及区管干部问题线索处置短板,及时建立线索流转机制,切实推动新时期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落实归口受理原则。对于涉及区管干部问题线索及其他需提级办理的信访举报件,由区纪委信访室建立台账,分类专项登记,对上述问题线索每半月梳理汇总一次,最终统一移交案件监督管理室进行分办处置。

二是建立线索分办制度。2月份,区纪委制定《区纪委问题线索分办专题会议规程》,实行问题线索专题会议研究处置机制,明确线索排查议事规则和纪律要求,专题会议原则上每半个月召开一次,由区纪委主要领导主持,区纪委书记、副书记参会,区纪委主管案件监督管理、审查调查工作的常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信访室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对问题线索进行集中研判处置。

三是规范线索处置程序。根据专题会意见,区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将线索分办给各承办部门,要求承办部门通过仔细分析、侧面了解等方式,对问题线索的真实性、可查性进行研判,与主管、分管领导汇报后提出初步处置意见,报区纪委副书记、书记对承办室提出的处置建议逐一提出排查意见,涉及区管干部的需报区党委主要领导批示。

四是加大督办反馈力度。线索分办专题会议由信访室根据线索受理情况及时召集,并做好会议纪要;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对问题线索的核查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定期将办理结果同步反馈信访室销号处理。同时,将承办部门问题线索办理质效纳入区纪委年终考核体系,定期在全系统进行通报。案件监督室与信访室联合对问题线索办理情况进行不定期督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督促限期整改,有效解决有件不查、压件不办、处置不及时等问题,确保事事有着落。

【廉史镜鉴】

奋斗了就有答案

这是一间外表普通、实则特殊的办公室:管理办公室的小伙子,一条腿萎缩得几乎看不到;设计师两个前臂缺失,与手指直接相连的是手肘;在十几个小隔间里忙碌着的,全是残障人士……

  江西宁都县电商创业园里的这家公司,叫“励志园”,“领头的”叫曾北方。

  突患残疾,坚持叩开电商大门

  几年前,一场疾病,让能跑能跳的曾北方四肢萎缩,“多次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曾北方说,但看到日渐衰老的母亲、嗷嗷待哺的儿女,他无法放弃……

  “自己这个样子,还能做什么?”无数次自问,曾北方最后想到做电商。每到脐橙收获季节,赣南山区当地很多人都在网上卖橙子。但曾北方既没人手,又没钱,更没办法亲自跑货源,怎么做电商?

  “做不了老板就先做伙计。”曾北方用活动不便的手指,艰难地一遍遍敲打求职信息:“我叫曾北方,我是残疾人,但我懂电脑,希望能在贵店当客服。”简单一个句子,打出来要花几倍于别人的时间……

求职信发了一封又一封,都石沉大海。“家里有上顿没下顿了。我不停地发,发一次没回音,再发!”说到这里,曾北方的眼泪又流了下来……

  连续收到曾北方好几份简历后,一家淘宝店终于给了他一个网络面试的机会。看着网络那头的曾北方,店老板震撼了:“不是你的学历、技能打动了我,是你的坚持打动了我!”

   整整半年苦苦坚持,曾北方拥有了残疾后的第一份工作:淘宝店网络客服。工作时间:8:00—22:00,月薪:600元。

   这样一份工作,曾北方倍加珍惜。“别人做客服,都是做完就下线了。我想通过做客服学如何开网店。”他毛遂自荐承担额外工作,淘宝店的装修、文案、策划,他都一点一点学;很快,他写的活动策划书就成了店里的优秀策划。

  遇上好队友,赶上了好时代

积累了一些资金和经验、正想自己创业时,宁都县第一期免费电商培训班开班了,曾北方兴奋地报了名:“就想多看看大家怎么做的,我自学的是不是有用。”

  在这里,他遇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班上残疾人也不止他一个。手部严重残疾的90后小伙廖竹生,中专毕业后在一家网店做实习美工,虽然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但也渴望自己干。

  “一看他工作的感觉,我就知道这就是我要找的人!”曾北方和廖竹生一见如故。“残疾人更了解残疾人,老曾的确是能干事的人。身边想做电商的残疾人也不少,我们就产生了做残疾人电商团队的想法。”廖竹生说。

  一个残障人士团队不久就组建起来……

  曾北方他们赶上了好时候。宁都县电商创业园对入驻团队免3年房租、水电、网费,还有贴息贷款。“我老婆用轮椅推着我去办证,走到那里快下班了。没想到工作人员10分钟就给我办好,还派车送我们回家。”曾北方说。

  试过才不后悔,探索永无止境

  从代售鞋子到销售脐橙、莲子等20多种特色农产品,曾北方的团队也从5人壮大到十几人。去年一年收入达40万元。

  但曾北方并不满足,“如果没有可控、优质的货源,就难以真正成气候。”想到家乡还有几十亩山林,曾北方又开始琢磨新思路,打算将家庭承包林地的经营权作价5万元,另外再投入5万元积蓄,发展果业。

  “你不要和别人去拼体力。”妻子和团队成员都劝他。但曾北方下定决心:“有可靠货源才能做大做强。我的电动轮椅也能开20公里,现在村里把山上的路都修好了,我一样可以去果园看看。”

  曾北方的精神又打动了一个人。“看到曾北方带着一群残障人士一丝不苟地打包发货,这个场面太震撼了。”同乡廖军荣向曾北方表示,愿意让他们参与其公司的农产品生产,并承担线上销售部分。

  如今,几十亩脐橙苗再过两年就能挂果,新基地即将开工建设。他的团队也联系好了买家。“政府还帮我们销,完全不愁。”曾北方说。

  “试过了才不后悔,这个时代,奋斗了就有答案。”曾北方说。

【廉政漫画】

某些村官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新闻热点

最新发布

关键字:
栏  目:
日  期:
范  围:
 

版权所有:中共榆林市横山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榆林市横山区监察委员会
维护运行:横山区纪委网络信息中心

  陕公网安备 610823021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