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至上而下的改革现在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包括我们纪委监委在内,在改革中还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具有创新、担当精神。而且,要让创新、担当者有底气,勇于创新、敢于担当。
一是完善考评导向。在考评时,要把是否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作为谈话、推荐和测评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尤其是干部提拔时,对不坚持原则、不敢得罪人的“老好人”,即使得票再多也决不使用;对敢于创新、敢于担当而得票不是很高的干部坚持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坚决提拔。
二是鼓励敢于担当。在实际工作中,敢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干部往往会触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难免会遭人非议甚至诽谤。此时,党组织必须主动站出来为他们撑腰壮胆,着力营造支持干事者、保护改革者的政治生态。
三是建立容错机制。如果干部不敢担当,缺乏创新,遇到的问题就会成为解不开的死结,进而影响其他工作甚至带来社会问题。创新本身就有一定风险,也是在不断试错,改革历来需要付出代价。为此,要建立健全容错机制,为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者“兜住底”,坚决不能让创新、担当者出力又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