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追寻习近平的初心---梁家河篇》的视频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
习近平讲当年在梁家河“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
根本,是事物的根源或重要的部分,梁家河的历练,每时每刻影响着习近平总书记。习近平说:“在陕北插队的七年,给我留下的东西几乎带有一种很神秘也很神圣的感觉,我们在后来每有一种挑战,一种考验,或者要去做一个新的工作的时候,我们脑海里翻腾的都是陕北高原上耕牛的父老兄弟的信天游。下雨刮风我是在窑洞里跟他们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然后跟他们去放羊,什么活都干,因为我那时候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我不换肩的”。出身于革命家庭的习近平在15岁的时候去陕北农村插队,在7年的摸爬滚打中,实现了他从格格不入到和老百姓融为一体的转变。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很彻底的过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闭幕之时,习近平总书记用这样一句话再次强调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的坚定态度。回顾这几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着眼于根本,提出和制订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战略,确定新思路和新举措,可以明显感到,“心中有民”是最鲜明的特色。从严治党,整顿党风,打击腐败,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所有这一切顺乎民意,深得民心,党和国家的事业也因此能够不惧风险排除万难,能够稳步推进,促使中国经济社会能稳中向好地发展。中国正在进入世界舞台中心,以至于习近平总书记成了当今世界瞩目的新闻人物。
从“梁家河的情怀”中,人们能够读出很多很多故事,而最根本最朴实的一点是,只要党扎根于群众之中,就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得到真心实意的支持。而这是党以强大自信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由此看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着眼根本,高瞻远瞩,稳扎稳打才能有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