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以及上级关于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有关精神,横山区纪委把握职能定位,聚焦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念好“真字诀”,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精准发力、统筹推进,为扎实推进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真情付出,扶贫先扶智
“赵叔叔为我大姐办了残疾证、残疾轮椅;为我二姐办理了贫困子女大学生活困难补助6000元/年,协调团县委给予困难生活补助3000元,帮助落实助学贷款5300元/年;为我办了贫困户子女高中阶段困难生活补助2500元/年,协调团县委给予困难大学生补助3000元、民政救助3000元,为我家落实危房改造资金1万元,向水利局协调院子里打深井补助。他个人还为我资助1000元,逢年过节拿着米面油、冬季送棉衣,夏季送清凉……让我渴望学习的心倍受感动,如同化雨春风,久旱甘霖,在这里,再一次感谢国家对我们的关怀和关爱,感谢赵叔叔给我带来了曙光。”
这是横山区一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孟明远(化名)在2018年9月上大学前夕写给横山区纪委常委赵广云的一封信,表扬了他平时为一个贫困家庭所作的点点滴滴!这只是广大纪检干部在脱贫攻坚战线上的一个缩影,几年来,我区纪检干部践行“两学一做”,把脱贫攻坚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涌现出了一批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好干部,有的为贫困家庭争取了产业扶持,有的为贫困家庭提供信息致富,有的为贫困家庭学生扶贫扶智……正如区纪委负责人所说,“咱们现在结下新亲戚了,要时刻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鼓励他们脱贫致富”。
真抓实干,加大执纪审查工作力度
畅通渠道无遗漏。2016年以来,区纪委通过“二维码微信公众投诉平台”、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电话12388、“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举报专区”等平台,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制定出台了榆林市横山区纪委《涉及“三个助力”违纪问题实名举报奖励暂行办法》《问题线索有奖举报暂行办法》,大力畅通举报渠道,并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建立单独线索受理台帐,由专人负责管理,及时登记优先处置。
查处腐败“零容忍”。区纪委始终坚持把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来抓,区纪委常委会集体研判、集中交办,做到快收、快阅、快查、快结。对反映问题事无大小、钱无多少,特别是对于扶贫领域涉及贪污挪用、私分截留、失职渎职的问题线索,认真排查、快速审查、严肃处理。截至今年11月,区纪委发现问题线索26件,处理了42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33人,组织处理9人。
责任追究无禁区。对于查实的反映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区纪委坚持“一案双查”,对“两个责任”落实不力导致扶贫领域腐败问题频发多发,或者对突出问题整改不力、走过程,以及查处问题不认真、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严肃追究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以强有力的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动真碰硬,强化督促整改
检查督查常态化。区纪委建立健全扶贫领域督查检查制度,由一名区纪委常委带队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随机抽查等方式,深入到各乡镇和贫困村组对“四支队伍”工作人员值守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当面指出,刀下见菜,该约谈的约谈,该整改的整改。2018年,由区纪委牵头先后组成10个工作组坚持吃住在乡镇,解决问题在基层,累计下发督查督办单84张,发现问题114个(件),督促整改问题114个(件);共受理涉及扶贫领域问题线索33件,全部予以分流处置。
通报曝光无私情。区纪委把公开曝光典型问题作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杀手锏”,对不收敛不收手的典型问题和人,不论涉及到谁、不论处理结果轻重,一律进行公开通报曝光。坚持“一案三查”,严肃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始终保持警示震慑的强大态势,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力度越大的强烈信号,形成持续震慑。
2018年,横山区成为全省率先实现脱贫退出的四个贫困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