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金利来,要说他是个好人,好官,说法有点俗,倒不如说他是个老大哥,工作上敢带头,生活上能照顾,在孤山镇,他就是大家伙儿的一位贴心老大哥。为官多年,王金利始终把政治上做个明白人,工作上做个勤快人,生活上做个清廉人,处事上做个正直人当做自己的生活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做人民表率,工作上不仅赢得了奖杯,更赢得了广大老百姓良好的口碑,真正诠释了什么是人民公仆。
以身作则勤俭为先
“没必要花的钱不要花,买东西不要挑贵的,要挑便宜耐用的”。每次办公室有要采买的用品,王金利都要这样嘱咐一番。有时候,办公室一些坏了的小东西被大家随手扔到了一边,王金利看到了,总要拿起来仔细瞧瞧,问问是哪坏了,还能不能修,要是能修就要修,你们修不了的,拿来我修,不要一坏就买新的。他还开玩笑说,这东西用久了有感情,用着才顺手。时间久了,不论是小的订书机还是计算器,办公室的“二手货”慢慢多了起来。有新来的同事不理解,以为遇上个抠门的领导。相处久了的同事自然知道,王金利的这种“抠门”可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不仅是对“公家钱”看得紧,就是自己买东西也是能省则省。廉不叫贫,勤不叫苦。勤俭节约的习惯让王金利看起来朴素了不少,没有了官架子,和下属们走得近,沟通多了,在工作上上下更是能心往一块想,力往一块使。
勤政从一言一行做起,廉政从一分一厘拒之。王金利的记事本扉页上,有这样一句话:责任不推,工作不靠,办事不卡,金钱不贪,吃请不到,送礼不要,邪路不走,居功不傲,镜子常照,做清廉的人民公仆。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在公务接待上,推行阳光接待,严格要求全镇做到对口接待,用餐一律在政府“廉政灶”进行,严禁一客多陪,仅此一项就为镇里节约上万元。同时,他认真执行财务审批的制度,在审批经费中遇有重大重要经费支出时,坚守班子集中研究、集体决定,严格控制各种费用的支出,有力地杜绝了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的现象发生。
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王金利常说,“制度是高压线,碰则自焚;自律是保廉药,守则安宁。”作为政府班子的带头人,做好本职工作是首要任务。王金利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还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特别是副职领导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事业心和责任感,想办法,找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争取多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为了把孤山镇的廉政工作做到实处,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组织大家加强理论学习,并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监督体制,实行机关上下班采用指纹签到,约束领导干部养成主动上下班,严格实行领导带班制度,24小时全日制值班制度并带头执行。
来早走晚是王金利的一贯作风,今日事今日毕,几乎每天王金利都是最后一个下班的人。有时在外开会提前结束了,他也在下班前回镇里,看看是不是还有来办事的老百姓,或者是还有什么需要自己处理的工作。孤山镇是个经济大镇,项目多,矛盾纠纷也多,项目协调几乎是每年镇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为了做好协调,处理好矛盾,有时候,王金利一整天都要跑村子,跑企业,只要哪个村子有问题,哪个企业有困难,他总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出现,听意见,想办法。因为工作认真,解决问题“有一套”无论是村民还是企业,都能敞开心和他对话。为了解决出行难的问题,王金利多次召集村民代表会议,主动争取资金,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从他上任以来,新修了府店路至孙家畔等多条里通村水泥路,完成多处通村道路维修。维修改造了17处人饮水工程。完成了9个村农网升级改造,完成了五里墩村街道硬化、亮化工程以及通村巷道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国土局完成了杨家沟村地质灾害排险工程;协商了孤山第二幼儿园建设土地申办手续,督促开工建成了孤山镇第二幼儿园,满足了周边幼儿入园难的问题。他常常说:“人民群众满意了,我的工作才算做好了。”
关心同事 团结互助
镇里来了几个新人,都住在县城,每天早晚上下班成了最大的难题。县城到孤山镇十几公里的路程,要是来回都坐公交车,既不方便又容易迟到。王金利了解情况后,到了下班时间就主动招呼大家坐他车,还告诉大家,其他同事的便车也能坐,大家一起工作,生活上也要多照应。早上,他把车停在固定地方,方便没有车的新人搭车,有时候早上要在县里开会,他也提前打电话告知,免得大家白跑一趟。
遇到周末有紧要工作,王金利还要赶到镇里,和值班的同志一起完成,完全不计较个人时间,反而怕增加值班同志的工作量。除了工作,顺便还要问问周末伙食怎么样,住宿方面有什么问题,面面俱到。
口渴时觉得能喝下整个大海,这叫贪念;真渴时只喝下属于自己的一杯清水,这叫自律。能划清贪念与自律的界线,就达到了廉的境界。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王金利从业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能影响,敢带动,能贴近,一点点在同事和百姓中树立清一个温暖、热情、正气的老大哥形象,脚踏实地,迎得了群众的认可,领导的肯定,工作成绩拿得出手。老百姓夸他是个好官儿,王金利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