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推进脱贫攻坚的有关精神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压实责任、细化任务,切实打赢脱贫攻坚战,横山区采取十一项措施有力助推脱贫攻坚落地生根。
明确工作重心。坚持把精准要求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各环节,在继续巩固精准识别成果的基础上,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资源,全力以赴高质量推进精准脱贫,确保脱贫成效群众满意,全面达到评估、验收标准。
统一工作标准。由扶贫办负责,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求,在全区贫困户中确定一个精准脱贫示范户,梳理总结帮扶措施落实、环境条件改善等脱贫效果,据此制定贫困户脱贫范例,由各乡镇对照范例查漏补缺、全面完善。同时,按照全省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7个环节要求,逐项规范流程、统一标准、制定范例,印发各乡镇对照执行。
美化环境形象。由各乡镇负责,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具体负责,坚持扶贫先扶志、扶志要扶美的思路,对辖区所有贫困户逐户排查,按照院内净、卧室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和院内摆放规范等“五净一规范”标准,美化贫困户人居环境,提升外在形象和精神面貌。
改善基础设施。由各乡镇负责,对照贫困村路、水、电等七项退出指标要求,开展贫困村摸底调查,找出短板、列明清单,由对口业务部门明确完成时限,跟进补齐短板。要算好贫困村“明细账”,详细记载工作进程。
强化经费保障。由承担帮扶贫困村脱贫任务的单位负责,从单位工作经费中安排一定资金,专项用于所包抓贫困村、贫困户的环境美化和条件改善。
完善工作档案。镇村要制订脱贫攻坚奔小康工作规划,同时,要对贫困村、贫困户制订具体的年度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对已脱贫、退出的贫困户,逐户建立详细、完备的脱贫档案,全面梳理总结帮扶措施、取得成效和贫困户退出前后的生产生活变化,做到精准识别退出。各乡镇党政正职要精准掌握本乡镇扶贫脱贫底数,做到“一口清”。
做实危房改造。坚持群众自愿、实事求是的原则,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差异化落实就地改造、分散安置、集镇搬迁、县城搬迁等危房改造措施,不搞“一刀切”。
保证驻村时间。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驻村干部要吃住在一线、工作在一线,每周驻村工作时间不得少于5天4夜,确保“五净一规范”和“四率一度”达标。
实行就业扶贫。通过设置扶贫公益岗位,解决部分贫困人口的自主脱贫问题,名额按照各乡镇精准识别底数10%的比例予以分配,具体待遇原则根据年薪6000元标准确定。
落实专人专责。进一步加强充实扶贫办人员力量。各乡镇确定一名班子成员专职负责脱贫攻坚具体业务工作,注重脱贫工作信息收集、统计、上报,扶贫统计工作由公益性岗位统计协管员具体负责。
加强监督检查。由区委书记、区长划片督查乡镇脱贫攻坚工作,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专题负责对各贫困村水、电、路等指标督查,由区政协主席专题负责移民、医疗、教育等指标督查。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开展常态督查,实行一旬一通报。结合“三项机制”,新提拔干部优先从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好的干部中选拔,对工作不力的,严肃追究责任。